WFU

2015年12月1日星期二

心得 - 基層醫療的真實世界 郭子龍醫師


士別三日


幾年不見智鈞學長
臉書上學長總會有發人深省的文章
當師培發布課程訊息的時候,因為臨床工作的不確定,不敢報名
但是手機行事曆早就留了一筆,
心裡打算儘管沒有報名,
當天只要臨床工作能排開,厚臉皮也要進來

當天見到學長,比我昔日印象,更加英姿颯爽
風趣幽默又感性,吸引全場目光



講講我的感想
我是還在訓練中的住院醫師
這幾年在開刀房,住院病房跟急診值班中渡過
也體驗過一些危險的情況
像急診半夜腫瘤塞住呼吸道,要緊急插管
病房半夜,護理師通知頸部爛掉的傷口大出血,
血噴到天花板,血壓量不到....
三更半夜(又是半夜!)病情急轉直下,
看了交班單就要跟家屬溝通討論急救
住院醫師經驗接近五年,也曾被錄音錄影曾被投訴過
醫病溝通,其實比想得還重要

但是說真的
想不起來在學校的時候,那些醫病溝通或醫學倫理的課上了甚麼
當時覺得這是生活與倫理的升華版
心態上覺得學術的東西更重要,下課去玩的事情也很重要
現在每天都在說話,
體認到溝通很重要,說話很重要


嘗試說對方的語言


身為醫師其實是很靠嘴巴的
我小時候家裡說台語,
現在看會診,不管是解釋氣切手術,人工血管植入還是喉嚨卡卡
病人跟家屬進診間的時候通常是緊張的,是緊繃的
當我發現病人跟家屬慣用台語的時候
瞬間轉換台語雙聲道,家屬跟病人的表情是遇到知音啊!

解釋的過程,談到適應性併發症跟風險,看著他們頻頻點頭,
當他們誇獎我講得好詳細,比他們原本的醫師還好的時候
我心裡也是會有點激動,激動不是因為稱讚
而是自己重視的溝通之道是成功的,是正向的

走出診間的時候病人跟家屬是輕鬆的,
臉上是微笑的,是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手術
這樣的會談不單達到基本的目的,
更讓病人體認到我是幫他們面對這些病痛
一起來選擇醫療計畫,如同當天說到的
『我們與患者不是敵人,疾病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是對抗疾病的夥伴!』


探索


可是這門藝術一開始都處於自學的階段
先從科內前輩學習一些說話的方式,溝通的技巧
再從自己的經驗學習,怎麼說病人可以理解,怎麼說家屬可以接受
開始有點自己的心得跟能掌握的說話方式
但是心裡總是有點不踏實,模模糊糊中希望能掌握更準確的東西
後來因緣際會去上安寧80小時的課程,加上實習一周
上過安寧黃曉峰主任的課後,開始對朦朧中一些技巧,逐漸明朗

領悟


當天聽到學長分享6W法則,3層次5技巧,3幕8鏡
心裡悸動難以形容
有些自己也正在運用的部分,真的非常有共鳴
有些觀念自己從未發現,真是醍醐灌頂,功力大增

聽盈君講師分享的時候,我其實一直想到曉峰主任
一個自我防衛的人,我們如何去接近他的內心
一個治療沒有希望的人,我們如何去陪伴

坦白說有些壞消息跟不好的情況是無法面對的
人在了解的同時也還是無法面對,這是人性
這時候很多技巧跟分析都沒有用
真的就是微笑,就是陪伴而已

曉峰主任也說有時候不需要開口回應
這個沉默的藝術,是很內心層次的關懷
自己也送過好幾次病人回家(意思是病危留一口氣到家)
也照顧過癌末的病人
也遇過新發現的癌症病人
各個階段的情緒波動,有時候真的不必說甚麼
讓病人跟家屬發洩其實就很好


短講精髓


楊斯棓醫師,小弟耳聞已久
短短三分鐘,精簡扼要畫龍點睛
功力之深,當天真是有賺到的感覺
(其實嚴格說起來,當天有去聽課,不管哪個部分都賺很大)

福哥的話,我想分享一些看法
醫療人員是人不是神,但是...在某些時刻,醫療人員就像病患或家屬心中的神!
我覺得這其中的關鍵字是

福哥的說法,我的解讀是這樣
疾病的過程中,病人跟家屬其實不知道疾病會怎麼演變,
我們解釋風險跟併發症的機率,都是冷冰冰的數字
病人自己更無法掌握,這時候感情的寄託是『神』,
意思是希望事情往好的方向走,有圓滿的結果,
而實際上幫忙的就是醫療人員,因此,醫療人員是最接近神的存在,
意思是希望醫療人員也能圓滿的處理病情

這是一種感情寄託
因為現實上去想,半夜呼吸喘要插管
當我面對面跟家屬解釋,對方50歲我30歲,我想他不會把我當神
但是他一定希望插管順利,而我是執行插管的人,一旁有護理師協助
我跟護理師的角色就是最接近神(意思是插管成功)的存在
這個關鍵時刻,依福哥說的:我跟護理師就是家屬的神


基層醫療真實世界


但如果插管不成功呢?
而醫療人員的心情呢?
自己當然也能理解兒醫部徐醫師的心情

當我被要求醫療過程一定要順利的時候,這壓力之大無法形容
我背負的是眼前的病人,門外的家人,還有其他醫療人員的期待,還有自我的要求
我當場扛的是另一個家庭的重要成員性命
當每次的醫療都要承擔這個壓力,成功了就是神
而只要有一次不完美,我們面對的是什麼呢?

台灣的醫療環境
現在的醫病關係真的很緊張

重點是『神不會被告,人會被告』

我說的是鐵一般的事實,台灣醫師定罪率是世界第一
深怕被告的心情已經影響我們這個世代的醫師(五大科人數...)
這種恐懼讓我們無法接受醫療人員是神(完美)的想法

每天背負這樣的壓力,是沒辦法做事情的
所以我們都必須學著調適這樣的心情
才能繼續面對下一個病人下一個家屬


最終解決方案


這也是為什麼醫病溝通的課對我們臨床醫師來說是何等重要,智鈞學長跳脫以往的方式授道,我覺得很能刺激年輕醫師!有機會請中榮務必要加場!

這些溝通的技巧跟心法更適合推廣到醫護溝通,甚至醫醫溝通!!
以上

感謝陳昭惠主任這次促成的講課
我最喜歡師培的課,尤其是跨領域課程跟教學課程
謝謝耐心看完的人,不知不覺打了好多

題外話:
我的email 帳號開頭是godhand ,有人會發現,笑了一下說是『神手』
其實我的初衷是:
當我行醫開刀的過程,希望神之手能眷顧我的病人

1. 歡迎留言鼓勵、或分享任何想法,轉載文章請著明出處,謝絕叫囂謾罵。
2. 筆者工作忙碌若未能及時回覆,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