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6年12月13日星期二

問答四:如何知道我學的新東西有用?




接續上一題「醫學系課業不要太認真唸」的話題,有同學舉手提問:「楊醫師,我是大一新生,目前是人工智能研究社的社員(編:哇噻好潮的社團!),剛剛你提到學習寫程式的部分,我剛好對編寫程式很有興趣,但是有人跟我講:你們這種業餘的,寫程式是寫不過職業工程師的!請問學長怎麼看?」

以下三點是我的回覆:

一 你要「全職」做什麼?


我們朋友圈裡有一位大神「XDite 鄭伊廷」,目前在北京專門訓練素人成為職業編程師「全棧戰士」,按照她的說法,只要經由正確的學習方法跟高明的教練(老司機)引導,不論是否科班出身,都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全職編程師。

你的朋友說得對,如果你的職業是「一邊當醫生、一邊寫程式」,很高的機會是贏不了全職工程師的,話說回來,你也贏不了全心注入醫學的醫生同儕。

打磨技能可以以「能夠執業」為目標,卻很難同時兼顧又做出差異化。


二 技能疊加


話說回來,如果你的本業還是醫師,卻同時擁有優秀的編程能力,那麼你在醫生圈子就擁有一個突出的「差異化」,很大的可能能夠抓到別人無法抓住的機會。

比如我們的優秀學長陳育群醫師,大學時代就整天泡在計中,如今擁有強大的健保資料庫數據探勘能力,成為許多臨床醫師爭相合作的對象,這就是他的差異化、跟競爭力。

從T型人到 Pi 型人


三 如何知道我學的東西有用?


最後你可能會想問,我怎麼知道學的東西有用?技能可以互相疊加?

按照李笑來的說法:「看似不相干的技能在日後會疊加出意想不到的結果。」有心種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往往沒有目的、就會達成目的。

我在演講中提到,如果你接受了「醫學課業能合格就好」的概念,那麼大學五年幾乎能夠以「全力學習」的時間與機會去好好打磨一項、甚至多項新能力。每樣東西都可以嘗試一下,如果真的要說有什麼 key skills 的話,可以從這個方向去思考:

Key skills 可以翻譯做 「關鍵能力」、也可以翻譯成「鑰匙能力」,所謂鑰匙能力就是可以令你打開另一扇大門的技能。外語、編程等進入另一世界的能力,或是演說、簡報等工具類能力,都是 key skills 的一種。

(編按:小編自己完全不會編程然後英語能力也頗不怎麼樣啊... T_T)

結語


喜歡幹嘛就衝吧!別管他人的閒言閒語了!XDD

1. 歡迎留言鼓勵、或分享任何想法,轉載文章請著明出處,謝絕叫囂謾罵。
2. 筆者工作忙碌若未能及時回覆,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