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首頁
靜脈曲張專欄
醫療教室
醫師簡歷
About Me
俠醫楊智鈞的50道心臟密碼 / 書籍資訊專區
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
「真切活著的秘密」2016 年度總結
今天是 2016 的最後一天,你有什麼跨年計畫?
也許,你的臉書、朋友圈、塗鴉牆滿滿都是朋友們的年度總結,看來無比精彩,你呢?
也一樣精彩嗎?你有貼文與大家分享嗎?還是,對比大牛們跑在前頭看不見身尾燈,你感覺自己蹉跎了一年,有些自慚形穢?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跟你分享一件事,對,就一件,這也是我今年的最大體會。
閱讀更多 »
2016年12月28日星期三
談談治療時機 - 失去的東西,就是失去了。
昨天花了兩個半小時把腳的血管全部打通的阿嬤,儘管還抱怨腹股溝穿刺處還會痛、膠布黏貼的地方有破皮、躺太久腰好痠等等,但事實上冰冷發青腳已經恢復溫暖、顏色紅潤、缺血疼痛也完全解除了。(攝影過程我貼在臉書了,
連結請點此
)
別太在意,病人總是抱怨得多,你治療有效那是應該的,病人跟家屬都是沒有醫學常識的普通人,他們繳了健保費、甚至花了些自費品項,就如同消費心態般覺得理所應當『購買到』所謂會好轉的醫療結果,會這樣想其實是很正常的。
像這樣帶點『知識優越感』講普通民眾怎樣怎樣的倒是很輕鬆,可是專業人士本身就不會有偏見嗎?
閱讀更多 »
2016年12月13日星期二
問答五:如何快速提高演講精彩度?
日前受邀到「全國醫學生聯合會」跟同學聊聊醫學生涯的趨勢與規劃,結束後不少同學公開、或私下問我:「學長,怎樣才能跟你一樣這麽會演講?」
閱讀更多 »
問答四:如何知道我學的新東西有用?
接續上一題「醫學系課業不要太認真唸」的話題,有同學舉手提問:「楊醫師,我是大一新生,目前是人工智能研究社的社員(編:哇噻好潮的社團!),剛剛你提到學習寫程式的部分,我剛好對編寫程式很有興趣,但是有人跟我講:你們這種業餘的,寫程式是寫不過職業工程師的!請問學長怎麼看?」
以下三點是我的回覆:
閱讀更多 »
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問答三:台灣的醫學系在校成績重不重要?
有同學問:「楊醫師,你剛剛勸我們在學校不要太認真讀書,但我聽說那些熱門科別都要看在校成績,好像都要前幾名才能錄取,是真的嗎?」
即便我演講當中不免俗的開了王大陸一個玩笑,我還是要說:醫學系的課業基本可以過關就行,不值得付出很多成本拿高分。以下是我的三個理由:
閱讀更多 »
問答二:未來世代的醫療職涯策略
同學提問:「楊醫師,為何早上柯P 說台灣已經不缺次次專科醫師、而是一般科醫師,你卻跟我們講要深鑽某一項目、搶先拿到小領域的技術領先?」
閱讀更多 »
問答一: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醫療工作?
今天演講有同學提問:機器人、大數據會不會對醫師工作造成影響?我在這邊簡單敘述一下我的三點看法: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