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俐瑋離職歡送會,大家燦爛的笑容下,隱藏著說不出口、看不見的隱憂 ... |
作者:楊智鈞 ( 心臟外科醫師 )
第一、行政雜事過多
吃掉時間的隱藏殺手-護理記錄。
護理紀錄的訓練不像醫療記錄,以前我們病程記錄總是三五句話就帶過,護理記錄就不一樣,詳細到幾分幾秒、病人說了甚麼話、向醫師報告了什麼、醫師怎麼回都記載的清清楚楚。
我舉個例子就像這樣:『凌晨 1:00:病人表示傷口疼痛,電話詢問楊智鈞醫師,楊醫師表示打keto 止痛藥半支。凌晨 1:30 :病人表示傷口還是會痛,電話詢問楊智鈞醫師,楊醫師表示叫他忍耐一點,藥不能一直打。凌晨 3:00 :病人表示睡不著,電話詢問楊智鈞醫師,楊醫師因為開了整晚的刀好不容易休息片刻又一直被我打斷 (
後來病例記錄改為電子化以後,本來以為狀況會有所改善,結果反而變本加厲!護理人員忙著打記錄,無法專心為病人做治療,不然就是要犧牲下班時間,我常常看到大夜班忙了一整夜的護理人員,早上下班以後,打記錄打到中午才回家,短短幾小時候,接著又是另一天的夜班。
前幾天跟恢復室的另一名朋友要照片,大家注意她剛下班的時間是凌晨 1 : 42 分!( 這個班的正常下班時間是 12 : 00 ,而 delay 一兩個小時的情形已經是常態,不時甚至打紀錄打到到隔天。) |
上班已經很累了,沒打記錄被護理長盯、偷時間打記錄被醫師罵沒有好好做正事(指的是照顧病人),搞到身心俱疲。
更可笑的,以前護士會將每個時段量測的心跳血壓、管路引流量、整天輸液進出量畫在一張紙上,幾天下來的病人各項重要數字一清二楚。
結果現在什麼都要去電腦 key in,紙本全面廢除。你比如查房要問一個小便多少,她就必須說『等一下我去看一下』然後跑出去,大大降低效率、提升醫師不耐煩的程度,某種程度加重醫護關係緊張的隱憂。
搞錯重點,護理人員訓練淪為報告機器!
台灣達文西機械手臂開心手術權威-張燕主任就曾經說:『這樣的設計是把護士從病人的身邊拉到電腦桌前面。』(編按:雖然馮俐瑋總是能準時打完記錄下班臨床照顧又做得很好,不過她是奇筢,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你不要說什麼誰誰電腦車、ipad 查房、無紙化做的如何如何,我認為,有幾斤兩重就做幾斤的事情,半弔子、畫虎不成反類犬,就是台灣施政倒行逆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行政負荷的龐雜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也遠超乎一個護士照顧好病人的需要,我所提記錄問題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搞不完的評鑑、報告 ... 等等。我認為護士在電腦前面、行政作業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甚至沒有辦法好好學習臨床判斷的技能,養出一批只懂得紀錄、毫無臨床思考力、把問題完全沒有消化照單全部報告給醫師聽的新新護士,不僅犧牲病患照護品質、也惡化醫護關係。
我認為,如同醫療評鑑造成的弊病一樣,行政作業如何化繁為簡,回歸護理照護重點,是提升護理人員工作質量相當重要的一環。
第二、女人難為女人
根據遠見雜誌 345 期台灣醫療關鍵報告,收集 4632 份護理人員的有效問卷顯示,對職場氣氛滿意的不到四成。
大學 vs 專科
醫生的產出只有一種管道:醫學系畢業生。但護士的產出就不一樣,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大學護理系畢業生,如台大護理系、陽明護理系等等。一種是專科護校出來的,如弘光護校(現已改為科技大學)。這兩種有什麼差別呢?
很簡單,一個重理論,一個講求實際。打個比方,就好像以前大家覺得台北工專出來的畢業生很不錯,都有一技之長,學有專精。
這兩派人馬到醫院去就很有意思了,護校的學生從很小的時候就到醫院見實習、學妹跟著學姐一步一步做、打針抽血換藥等等基本技術,畢業以後她們往往熟練而大膽,有時在臨床上對於病人的病況變化敏銳度高,甚至比
大學畢業護生就不一樣了,我不敢說全部,但很大一部份的人天真浪漫、理論派,上手比較慢,但慢歸慢,做久了總是學得會的。但是人就是這樣,阿德勒講的,自卑感與優越情節。
護校出身的人有先天上學歷不如人的自卑感,她們只好拿臨床技術上的熟練度說嘴,嗆人家大學畢業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酒囊飯袋?甚至過份欺負護理系出身學妹。護理系出身的就想,你們有什麼了不起,我大學畢業的ㄟ,我看你老敬你一聲學姐,到時候我比較聰明,看我升上去當 leader ,還不拿妳這隻萬年小護士開刀?
女人心很複雜,派系不合就從這裡開始,學制不同調以及缺乏完善統一的訓練系統,依靠臨床母雞帶小雞,老七帶老八,蠻下工作環境不友善的隱憂。
長期關注護理教育的成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趙可式認為,護理學校畢業生無法適應職場,是護理人力不足的主因。他表示『護理系絕大部分老師沒當過護理人員,學生怎麼可能有臨床經驗?』
管理層 vs 員工
其實護理圈子的階級制度遠比醫師界嚴重的多。在醫師圈,你在看到多的是不大鳥主任的主治醫師,雖然黑,你也不能實際拿他怎麼樣。
護士就不一樣了,去到不好的單位、遇到不好的護理長,那絕對沒有比囚犯遇到惡人典獄長好到哪裡去!有的護理長對醫師阿諛奉承,私下對屬下刻薄甚於婆婆、後媽,相當不可取。甚至病安通報常常對人不對事,我都懶得報病安就是這樣,你報了,她們就是集合督導把這個可憐的小護士抓出來鞭屍一頓,叫她寫懺悔報告書,然後就結案!對!就結案!事情一點都不會改善!犯錯的人怎麼寫得出完整的報告書!我舉一個親身經歷。
我當總醫師的那一年,有一天,有個裝葉克膜的病人突然管路滑脫,噴出大量鮮血,後來經過緊急處理總算保住一命。後來主治醫師氣急敗壞地要求我通報病安。
我有點無奈地去跟負責的護理師 D 說:『ㄟ,學姐說要叫我告妳病安。』
D 倒也一派輕鬆:『沒差阿,反正我下禮拜就離職了~』
我說:『我也是這麼想,好吧我看那就算了~』
結果呢?這件葉克膜管路滑脫就真的沒有人檢討了!為什麼?因為肇事者逃逸,抓不到犯人可以鞭,所以事情就不用檢討了!
所以其實各位讀者也不要怪政府處理公安意外怎麼老是像八仙事件一樣,只想趕快抓個人鞭屍定罪,毫不檢討事實,其實整個台灣從上到下都是這樣在幹事情的。
工作環境壓力大、不受肯定又時常要背黑鍋,是基層護理人員不為人知、媒體不會報導的辛酸。想要遇到好護理長不能靠燒香拜佛,這種媳婦熬成婆、一人專權的體制,必須要從制度面檢討,才能改善工作環境氣氛。
馮俐瑋單位最後一位護理長倒是不錯,做人公正公平,體恤下屬。 |
第三、不受尊重,沒有尊嚴
護理工作有其臨床專業性,護士使與病人相處時間最多的醫療人員,她要能理解病人疾病、確實監測、最好還要能分析,萃取重要資訊回報醫師,我在臨床工作上相當倚賴專科護理師的判斷與觀察。但是病人與家屬的認知顯然並非如此。
護理人員工作性質其實高度專業,熟練度好壞影響病人照顧品質甚鉅。 |
臨床上,家屬常常把『本來應該要自己學習』的照顧病人技巧叫護士做:把屎把尿、翻身洗澡、鼻胃管灌食,把護士當作傭人使喚。至於更激烈的辱罵、咆哮、甚至肢體衝突,就如同媒體報導一般。
同樣遠見雜誌 345 期針對超過 4300 名護理人員進行的的調查報告顯示,只有 26.9% 的護理人員對於病人回饋感到滿意,遠低於醫師的40.9%。接近七成的護理人員認為醫病關係惡化最大的因素是病人及家屬對醫護人員不尊重、甚至有暴力行為。
我認為醫病關係的修復從尊重開始,尊重從同理開始。高達 82% 的的現役護理人員感覺護理人力吃緊,高壓、低薪的工作壓力下,當有一天你有機會去到醫院、或是親人住院的時候,想要咆哮的時候,想一想,如果那是你女兒,你忍不忍心這麼做?
結語
醫師荒或許是個問題,但病房關閉、床位不足,其實往往不是沒有醫師,而是沒有護士。其實,在我的觀察裡,護士是一群很認命的族群。
她們埋頭苦幹、安於現狀,儘管平時再忙再囉唆再被欺負,也只是嘴巴講講,假日到哪裡打卡就說小確幸好開薰,你請她們喝杯飲料、吃個 pizza、她們就說楊醫師你是大好人。而她們都很善良,很少願意輕易離開崗位、放棄這份工作。
離職歡送會,小編與馮俐瑋合影。 |
離職的那一天,全單位的人在恢復室不到兩坪的休息室裡掛上氣球、彩帶,還做了個馮俐瑋人像的蛋糕,替她們所喜愛的好學姐、好同事辦了一個小小的歡送會,我剛好也在那兒,那是我看過最美好的畫面之一。
2015/3/30, 就在離職前夕,馮俐瑋在臉書貼出了她的感言:
『我真的很愛上班,享受自己專業的態度,優雅的護理過程!
我真的很愛我的病人,能幫上他們任何事都很快樂!
我真的很愛我的姊妹同事們,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對護理充滿熱情,對病人無私奉獻! 』
(全文請點此)
有一天晚上,馮俐瑋突然問我:『楊智鈞,我再回去當護士好不好?』我迷迷糊糊又有點驚訝:「為什麼呢?」
『不知道,因為馮俐瑋當護士很厲害!』她說。
「我知道阿,可是妳做其他的事情也一樣會很厲害阿!」
『我不知道,因為我只會當護士』她繼續說『其他的事情我好像什麼都做不好』說著說著就哭了。
我心裡一陣酸楚,有很多的原因我請她離職,健康是最大的考量因素之一,一個月幾乎 30 天都在頭痛、吃止痛藥、外加 20 天胃痛,三個班排得亂七八糟,作息大亂 ... 我這個人比較本位主義,還是命要緊吧。
身為醫師,我支持像她這樣優秀的天才護理師繼續留在護理界努力、帶出更多的優秀學妹;但身為老公,我沒有辦法讓她繼續當護士,是的,就讓我自私一回吧!為尊嚴奮戰這種事情,我一個人留下來做就夠了。
你能做什麼?
台灣的醫療像是永無止盡的黑夜,不管什麼原因,自願也好、無奈也罷,很多人還是會繼續會留在護理界服務,精簡行政程序、改善職場環境、尊重他人尊嚴是徹底改變的三帖良方。身為一般大眾的我們,要怎麼具體做呢?
下一次你在醫院看到護士,不妨問一句:『你辛苦了』是的,我知道這你會,所以我請您再加一句:『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病人與家屬發揮同理心、真心的回饋,就是給護理人員最好的鼓勵。
預告
其實,護理崩壞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隱憂,那就是醫護關係的普遍惡化。去年蔽院爆發單月外科加護病房 7 人離職潮,根據調查首要原因就是『醫師太兇』!我自己以前醫護關係也沒有搞得很好 ( 其實根本是糟透了! ),最近體悟了一些心得,收到不錯成效。下一集,護理師系列最終章,要為您探討:
黎明升起:醫護關係-怎麼做好醫護溝通,敬請期待!
按此點閱上一篇:【護理師系列 1 】小太陽 - 馮俐瑋的故事
黎明升起:醫護關係-怎麼做好醫護溝通,敬請期待!
按此點閱上一篇:【護理師系列 1 】小太陽 - 馮俐瑋的故事
(發揮同理心,改善護理環境,就從你我做起。歡迎於下面 fb 功能列按讚並且分享,我們一起讓明天更好!)